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精神,根据学院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要求,加强防疫期间驾校防控有关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机制
成立由驾校负责人徐济宣为组长,李国强、刘文国、何强为成员的疫情防范小组,负责驾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教育隔离组、消杀组、防护用品保障组,分工负责落实各项防疫工作。
(一)教育隔离组
责任人:何强
职责:负责对员工及学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做好人员情绪稳定工作,对可疑对象进行观察隔离,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负责定时向学院防疫指挥部报告每日情况。
(二)消杀组
责任人:李国强
职责: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各类场所开展环卫、保洁、开窗通风、专业消杀等工作。
(三)防护用品保障组
责任人:刘文国
职责:负责采购、保管防疫物资,做好防护用品及发放。
二、责任机制
(一)建立自控机制,成立由驾校负责人徐济宣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日对驾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落实信息报送机制,驾校每天按时如实向学院报送相关情况。
(三)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学院和驾校有有关防疫规定,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三、排查制度
认真加强返岗返工人员健康监测工作。提前掌握返岗返工人员信息,了解其返昌时间和交通方式,合理安排员工返程,提倡自驾返回。
建立主动健康申报制度,内容包括前14天本人外出情况、与病人接触情况等流行病学史及本人与同住人员身体健康状况。
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的返岗返工人员,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就地隔离,并报告学院防疫办。按学院或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者正常安排工作。
四、日常管控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驾校测温点或临时隔离室,配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制度,应急响应期间每日早晚各1次测量体温;在人员进入工作场所时对全员测量体温并进行昌通码轨迹扫码,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阻止其进入工作场所。人员上班时均佩戴口罩作业,减少人员交叉作业,落实好经常性的传染病预防措施,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鼓励员工吃住在校区或自驾上下班往返,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做好校区封闭式管理工作。不安排员工到疫情严重地区出差。不招聘新员工。
五、后勤保障
加强职工餐饮管理,教育员工实行分餐制、盒饭制,避免员工集中用餐,采取分时段进餐、就餐时相隔1米以上,减少人员聚集。积极开展公共场所消毒杀菌,组织安全消毒检查,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配备洗手液,倡导员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对因隔离、留观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不随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也不退回劳务派遣用工。安排职工采取调休、错时、弹性等方式开展工作,视情况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应工作,控制会议召开及时间和人数,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对请假及外出人员跟踪并确认是否存在发热症状。
六、应急处置
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场所发现疑似患者后立即转至临时隔离室,及时联系学院请求指导处理,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校区全体密切接触者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立即启动本预案,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疫情报告
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人员或疑似人员时都应立即向学院或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报告。
(二)疫情处置
1.当发现体温超过37.3℃,并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时,应第一时间就地实行隔离,做好详细信息登记,由学院或当地卫生院按要求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筛查、诊治。
2.企业在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确诊通告后,应立即全面停止生产活动,禁止人员外出或外来人员进入。
3.配合学院或当地卫健、疾控等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并在指定隔离区进行医学观察14天,每天早、晚监测2次体温;其他人员加强体温监测,每天测温不少于2次。未经学院或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不得解除隔离。
(三)疫情管控
1.对确诊或疑似人员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应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封存,由学院或当地疾控部门负责检测、消杀、处理。其他人员不进入确诊或疑似人员发病地点,以防传染。
2.每天按要求进行消杀,消杀范围包括办公场所、车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面、物体表面,及隔离人员排泄物与分泌物、生活垃圾。
(四)后勤保障
1.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须品的配给
2.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
江西交院驾驶培训中心
2020年3月1日